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

来源:试管婴儿网 作者:试管婴儿网 更新时间:2023-03-30 点击数:

对于做试管在促排卵阶段想要成功的患者而言,平时可以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来提高成功几率,比如橙子、火龙果、车厘子等,其中车厘子是不错的选择,因为它属于温热性水果,即使在促排卵或做试管阶段食用也不用担心腹痛情况发生,但要注意的是,食用的时候一般一天吃5个就合适了,不然容易出现腹泻现象。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1)

促排能吃橙子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

试管促排卵期间是可以吃车厘子的,车厘子性质温热,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对于促排卵阶段的女性食用是非常不错,有助于卵子的生长,提高促排卵成功率。为让大家更好了解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,下面整理了其营养价值表,可供参考。

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热量 46千卡 硫胺素 0.02毫克 钙 11毫克 蛋白质 1.8克 核黄素 0.02毫克 镁 12毫克 脂肪 0.2克 烟酸 0.6毫克 铁 0.4毫克 碳水化合物 9.9克 维生素C 10毫克 锰 0.07毫克 膳食纤维 0.3克 维生素E 2.22毫克 锌 0.28毫克 维生素A 35微克 胆固醇 0毫克 铜 0.1毫克 胡罗卜素 0.5微克 钾 232毫克 磷 27毫克 视黄醇 88微克 钠 8毫克 硒 0.21微克

注:以上为每100克车厘子中,营养成分的含量。

从上表来看,车厘子营养价值非常丰富,且富的维生素A比葡萄、苹果多4-5倍以上,对于长时间在办公室或家中使用电脑的人来说很容易近视,吃一些车厘子可以很好的保护视力。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2)

长期使用电脑人群可以吃车厘子

不过,由于车厘子含铁多,若食用过多会引起铁中毒或氰化物中毒,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太多。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车厘子这种水果,下面汇总了大多数网友想了解相关问题,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。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3)试管促排吃车厘子有影响吗?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4)正常情况下,促排卵期间并没有明显的水果禁忌,所以适当的吃车厘子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,只是车厘子不能多吃,不然容易上火,从而加重便秘症状。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5)试管吃车厘子的作用?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6)吃车厘子可以帮助胚胎更好的着床,因为车厘子中的蛋白质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,食用后可增强身体素质,促进子宫内膜生长,为胚胎着床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。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6)车厘子对卵泡有好处吗?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8)车厘子所含的维生素、矿物质丰富,食用后能改善女性的内分泌,起到促进卵泡的效果,所以在促排期间为了更好地促进卵泡的生长和成熟,可以适当吃一些车厘子。

促排期间吃车厘子好不好

促排期间吃车厘子对身体还是比较好的,车厘子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,可以促进血红细胞再生,同时提高人体的造血能力,能有效帮助女性快速恢复身体,同时避免出现过度促排导致的并发症。

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(图9)

黄瓜和车厘子同食会影响人体吸收维生素C

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,车厘子不能和黄瓜一起吃,因为黄瓜中含有分解酶,而车厘子中又存在大量的维生素C,如果一同食用,分解酶会将维生素C分解,严重影响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,所以切忌车厘子与黄瓜同时食用。

Tips:

为了让车厘子更好发挥其作用,建议促排期间每天早上吃一些比较好。特别是对于平常容易贫血的女性来说,吃车厘子不仅能起到补血的作用,还有一定补铁的功效,还能提前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。

促排期间水果宜忌

女性在打促排卵针的过程中,一般是不建议吃寒性水果的,如常见的梨子、甘蔗、西瓜、柚子等,甚至是过于温热的食物,如桂圆、杨桃等都是要控制好摄入量的。那么,促排期间这些水果究竟能不能吃,以及吃了好处和影响是什么呢,下面整理了相关信息,想了解的姐妹可点击前往查看。

水果 山楂 猕猴桃 车厘子 榴莲 西瓜 红枣 菠萝 香蕉 菠萝蜜 西柚 葡萄 哈密瓜 百香果 荔枝 草莓 紫薯 无花果 牛油果 芒果

需要注意的是,在促排期间除了要控制饮食外,还有调节好作息,不熬夜,保持愉悦的心情。同时,定期到医院做子宫双附件B超检查,即监测卵泡发育情况,在医生指导下走完促排、取卵、移植、验孕等试管婴儿整套流程。

试管婴儿
加入收藏
Tag: 促排

本文标题:试管促排期间能不能吃车厘子看量,一次摄入过多小心拉肚子

本文链接:http://m.2ivf.com/news/12259.html